兔年已至
“天宫环球摄影”栏目又来了
“宇宙级”摄影展启动
@新华社客户端网友
快来领取你的摄影作品
第一组作品
↓↓↓
p>
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。 从2003年的神舟五号到2022年的神舟十五号,中国航天员已经十次从这里上天。
李明堂:清晨拍摄时,发射场的温度低至零下20摄氏度,但当我看到中国空间站从头顶飞过时,心里暖暖的。 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
近五年来,在长征七号、长征五号的支持下,天舟一号、天问一号、嫦娥五号、天河核心舱, 天舟二号、天舟三号……一个接一个,大国的重型武器从中国的文昌航天发射场飞入太空。
杜欣欣:得知自己拍摄的作品被送往中国空间站后,作为一名宇航员,内心无比激动,就像每次火箭发射成功后的欢呼一样。
中国空间站月球凌日奇观。
陈可:很荣幸能够见证中国空间站的成长。 拍摄给了我成就感和参与感,我为中国航天感到自豪。 祝愿中国航天越办越好。
中国空间站凌日奇观。
郭晨阳:生活在地球上,好奇在天宫俯瞰蓝色星球的景色; 而宇航员们会不会好奇在地面上看到的空间站的形状呢?
“追星者”自行编程,控制天文望远镜自动跟踪拍摄中国空间站图像。
徐程程:得知作品被送往中国空间站后,非常惊喜和感动,仿佛一封千言万语的信,送到了我默默注视的地方 对于无数夜晚的星星。
中国空间站穿越北斗七星。
罗诗雨:我从来没有想过我拍的照片有机会到达中国空间站。 作为一名航天爱好者,这真的是最幸运、最幸福的事情了!
中国空间站“遭遇”一颗火流星。
戴建峰:希望中国航天一步一个脚印探索宇宙,取得更大的成功。 而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参与进来,用相机记录下激动人心的时刻,共同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。
制作人:李学勇、李军
制作人:黄明、李丽涵、戚慧杰、王诚
策划:李国立、黄清华、孙 魏、马倩
文案:孔维倩
编辑:胡碧霞、张瑞杰、黄奕辰、刘毅、杨晓敏、李杰
新华社 解放军分部机关
新华新媒体中心
新华网
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办公室
中国航天员中心
中国航天基金会
No.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208所
联合制作